乳品安全新国标被指倒退

 企业新闻     |      2012-12-28 13:44

 

  与会专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在乳制品企业的干预下,相互博弈、妥协的结果。新标准的推出,虽然美其名曰是维护中小养殖户利益,但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包括蒙牛、伊利等在内的国内基地型乳业巨头。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外资乳业巨头,它们将乘机大举进入中国,控制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倒退标志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在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此前的国标已和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而新国标则在本来已经很低的标准之上一降再降,新国标被冠以“中国奶业倒退标志”的帽子,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尽管业界一片哗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这也正是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感觉困惑的,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低于10万,丹麦是3万,更是比中国严格数十倍。“蛋白质含量关乎营养,菌落总数则攸关质量,但是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数量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即使是散户,只要饲养得当,完全能够达到原来的标准。”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新希望乳业技术总监汪家琦也表示,目前中国规模化养殖和散户的比例大概是3 : 7,但即使是散户,也只有不到20%“只养不管”,达不到原来的收购标准。而采用机器挤奶,减少二次污染,都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细菌数量。

  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此前曾表示,自己早年主持乳业标准制定,之前都要在全国东南西北选中5个城市的卫生单位及企业,每年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采样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最后提出项目指标。

  而此次新标准的出台,究竟选取了哪些城市和企业取样,究竟如何计算出新的标准指标,依然无人得知。王丁棉表示:“广州奶企近10年来一直在执行蛋白质3.0﹪、细菌数20万个单位以下这一指标。有可能是卫生部不了解情况,只听取了农业部门提供的一些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数据。”

  基地乳业巨头推动新国标

  卫生部官网显示,2008年,新版乳业国标强制性标准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并由各部门推荐的70多名不同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一年半的讨论后才正式颁布。

  然而这70多名不同领域专家究竟是谁,无人得知,没有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栏目,这在国标发布历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王丁棉曾见过部分专家名单,让这个前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在乳制品行业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人感觉奇怪的是,“20多个专家中,除了农业部下面一个专家我认识外,其余的都不熟悉”。

  而其中一位与会专家魏明(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曾经详细统计了与会代表的身份,令他吃惊的是,这些所谓专家中,多半都是各个乳业的代表。“一个国家最低的安全标准,居然要讨论一年半之久,你就知道各利益方博弈得多激烈。”

  中国乳业有城市型乳业与基地型乳业之分,城市型乳企主攻巴士鲜奶,一般在城市周边有稳定的规模化饲养基地,而基地型乳业以生产超高温灭菌奶和奶粉为主,因价格便宜保质期长而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三元、新希望这样的城市型乳企而言,奶源质量并没有问题,这些企业一般在城市周边有稳定的规模化饲养基地;而对于基地型乳业而言,奶源的覆盖地域广阔,收购半径过大,质量也不稳定。

  魏明表示,几次会议上对生乳蛋白质含量和细菌数量争执得都很激烈,但是新国标无疑是对基地型乳企更为有利,新鲜牛奶应该在24小时内送至奶站或加工工厂,但是这些大企业收购半径过大,鲜奶通常会存放在奶罐中1-2天甚至更久才被收购,只有较低的标准可以保证“合格”奶源的持续供应。对此说法,时代周报记者给蒙牛发去采访提纲,但截稿时仍未收到蒙牛的回复。

  而对于降低标准是为了维护中小养殖户利益的说法,王丁棉也予以否认。他认为,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乳品企业过度扩张,在广告、营销方面耗费过高成本,过度压低生乳的收购价格。

  王丁棉认为:“如果还是很低的生乳收购价格,新标准只会导致原来用好饲料的养殖户使用廉价饲料,廉价饲养出来的不合格品,再通过各种手段使之达标,然后大家再质疑这个标准是不是还不够低,不够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外资乳业市场地位更牢固

  王丁棉最为疑惑的则是,生乳标准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了,但是现行液态奶和奶粉蛋白质含量,与以往的标准要求一样,没有倒退。“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原本就会有点损失,如何能用低标准的原料生产出高标准的牛奶,百分之百要人为添加一些东西才办得到。”

  更令人困惑的是,低标生乳会纵容养殖户的低水平养殖,只顾眼前利益而维持落后生产方式,中国乳企短暂获利的同时,外资在高端奶粉市场的地位更加牢固并将渗透到更多领域。

  今年1-4月,我国奶粉进口达到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的50%,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而乳制品进口同比增加30.15%,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81.45%。但当原料奶价格下降时,奶粉的终端价格仍旧照涨不误。

  目前在我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美赞臣、惠氏、多美滋、雅培、雀巢等洋品牌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多洋品牌还已经瞄准了此前由国内品牌占据优势的中低端市场。一方面是进口奶粉依存度的放量增长,另一方面,洋奶粉频频亮出涨价大旗。出现此种局面,王丁棉担忧,在奶粉的上游市场,国内企业将丧失话语权,而我国奶粉市场,或重蹈被外资控制的 覆辙。

  新国标颁布后,很多乳企也表示会执行自己的标准,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光明乳业会坚持生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在2.95﹪以上、细菌数在10万个菌落单位以下为收奶标准;汪家琦也表示,目前新希望的鲜奶和常温奶都是执行内控标准,蛋白质含量在3%,有害菌群控制在1000以下,新希望以后也会继续执行自己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