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维生素行业的全球加工厂

 企业新闻     |      2012-12-31 08:49

  维生素是营养类产品中补充剂类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营养类产品的市值大约在2360亿美元,未来几年全球营养成分市场将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在全球最大的营养类产品市场美国,采用直销方式销售的营养类产品中,补充剂产品占市场份额的50%。维生素类占其中的38%。近年来,维生素类补充剂是全球营养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医药制造业转移,全球维生素原料药的采购逐渐集中到中国。20年后的今天,中国靠强大的制造能力,不仅将维生素原料药打造成医药出口最大的品种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国际公司采购维生素原料药的主要国家。”吴惠芳说。

  产能撑破“天花板”

  但是,“全球加工厂”的地位并没有给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带来太多的惊喜。2003年以后,中国企业间的竞争分外残酷,VC的价格也呈现明显的涨跌周期,即价高放产能,价跌就退出。2006年,当VC市场价格跌破成本时,大批企业开始退出,规模生产企业由13家下降到了4~5家,产业集中度基本形成心肺复苏模拟人

  “当一个产品的利润超过200%,投资者必然入场,想挡都挡不住。”宜兴一家企业的老总如是说。据监测,从2009年至今,国内至少有4家规模企业立项VC生产线,总产能在6万吨以上,这些项目均在2010~2012年间投产。这意味着,2012年以后,中国VC总产能将从目前的18万吨增加到25万吨左右,将超过全球包括增长需求在内的市场极限。

  中国医保商会副秘书长、西药部主任谈圣采表示,我国维生素产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方面是VC潜在产能已经突破了全球需求的“天花板”,未来必将面对日益抬高的贸易壁垒和汇率变化;另一方面,VC供大于求必将引发国内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而随着今年以来生产VC的原料(特别是玉米)的价格快速上涨,原料供给已经出现预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将更加残酷。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孔平涛表示,作为VC起始原料的玉米今年价格上涨很快。全球玉米主产国之一的俄罗斯已经宣布在下一收获季之前不出口;美国则将很大一部分玉米用于生产汽油燃料。而从我国的情况看,在“十二五”规划中,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将民生放在首位,玉米首先要保障畜牧业,其次才是工业生产。我国玉米年总产量约为1.6亿吨,其中77%用于饲料加工,9%用于乙醇和白酒的生产。目前,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谷氨酸和柠檬酸已经限制出口。

  拉动内需成最后一个支点

  “在粮食中能否强制添加维生素?”在维生素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公众与营养中心主任于小东刚抛出这一问题,就引起维生素企业的热烈呼应。

  “观察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当人均GDP达到1500~3000美元以后,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就会遇到疾病谱转变的问题,国外都是通过营养干预来保障人体正常的需要。美国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在粮食中强行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面粉在许多国家已经实行多年。现在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引入营养补充剂在经济上是可以承受的,关键是观念和认识上的转变。”于小东说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据了解,尽管现在我国在面包、牛奶、饮料等食品中添加营养补充剂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在粮食中添加的阻力还很大。原因是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对于营养补充剂的研究起步较晚。营养补充剂也多被当作保健品看待,人们并不认为是身体的必需品。此外,我国目前在营养补充剂添加剂量、适用度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且缺乏对公众的教育。

上海怡然医学模型制造中心温馨提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现象请联系管理员来删除。
营销直线: (021)56094944 56093455
      (021)63818866 63809222
图文传真: (021)56084683
客户服务: (021)56099222
 

本文关键词:上海怡然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