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很多省的药品中标价格,几乎每个药品都有一定比例的营销空间。”医院行业业内专家王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是行业内默认的潜规则。
王亮所提的药品便是临床药品,这些药品一般只在医院销售,患者一般无法在药店买到。
从表面上,流向医院的药品和流向药店的药品环节几乎相差无几,都是从药品生产企业到一级配送商,再经过二级或者三级配送商进到医院,最后经过医生之手流到患者手中。然而,这些临床药品在表面的流通环节之外,还有一个暗中的利益链条。受此影响,药品价格高企既是结果也是原因:高价才能够保证药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满足各环节所需;而反过来,各个环节的费用也是药品的成本,成了患者购买药品时“被支付”的费用。
“药品流通经过的环节越多,加价也就越多,药品的价格肯定就越高。”王亮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从业内专家那里了解到,药品不同,这个利益链条的回扣空间也不同。如临床使用多年的普药回扣空间不大,但那些区别于普药的新特药(新药、特效药)则有较大的营销空间,尤其是一些治疗心脑血管和肿瘤的药品,回扣空间往往在20%~30%之间,部分甚至高达40%。
药品进医院要“过六关”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利益链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药品招标办公室、医院领导、药剂科主任、主任医师、统方员和医生。
要成为临床药品,招标办是公关的第一个环节。因为药品要进入医院尤其是消费量大的三甲医院,都必须要经过招标,因此若要在众多药企中脱颖而出,公关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招标后,医院进行采购前一般会由医院的院长尤其是主管药品采购的副院长召集各层的领导开个药事会,确定要采购哪些药厂的哪些品种,这部分领导也得公关。
药剂科主任对于采购何种药品有做计划和进行建议的权利,而且还可以帮助药企对医生进行公关,称得上是可上可下的关键环节,药企对此公关手法更是花样百出。
王树平是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虽然黄冈市中心医院的药房对外托管,但王树平还是成为了药企医药代表的公关对象。近日,一名医药代表就拿着一张“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对王树平表示,你不抽烟也不喝酒,这个总用得着吧。
在部分地区,有的主任医师对临床上能用哪些药品也有相当的发言权,所以他们也是公关的一个环节。
在整个利益暗链中,医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药品利益主要是通过这个环节实现。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一般同一药品同一规格的药品都有两家企业入围,哪家药企的产品被医生点中也得靠营销,否则即使采购进了医院,也有呆上一年然后全部被退回的危险。
一名医药配送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据他了解,有的药品在某些地区,仅给医生的回扣就占到了药品价格的30%。
至于统方员,由于医院的销售份额不对外公开,因此统计医生这个月开了多少药品,计算该给医生多少回扣,这个工作外人也做不了,还得靠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上述药品配送商表示,这个费用一般是每支5毛钱,高的能达到每支1块钱。
高定价保证充足营销空间
在这个利益链条上,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操作方式,药企会按照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来决定中标价格,如果中标价格低于他们计算好的价格,药企一般会弃标,不再生产这个药品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药品的中标价格中,药企和配送商只有固定的利润空间,营销费用占据的份额相当大。药企一般是以药品中标价格的20%或者30%(业内称之为“二零扣”或者“三零扣”)给药品批发商或者代理商供货,这里面的价格包括了两部分,药品公开的生产成本和对招标办的隐性营销费用。每级药品的配送费用一般在10%左右,再加上各个环节的一些销售费用,剩下全部都是药品的营销费用了。
“发改委定的价格那么高,即使以稍低的价格中标,仍然有较大的营销空间。”内蒙古宏大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韩永宏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品价格高低对药企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他们的利润空间是一定的,他们只关心给代理商的价格是多少。而药企之所以拼命抬高药品的定价,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迫不得已,有这么多环节需要打点,定价越高,代理商的营销空间越大,药品的销量也会越好。
业内专家还告诉记者,要给药品定个高价也很简单,公关一下物价主管部门就可以了。当然,这也会成为药品价格的隐性成本。
王树平则对记者表示,药品定价体系的混乱是药价虚高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他介绍说,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药品近万种,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药品的价格属于物价部门定价,大部分由企业自行定价,然后报物价部门备案即可。一些药厂便利用这个政策漏洞,将药品的出厂价大幅度提高。他们采取的手法一般都是多计费用、虚列成本,改换药品包装、剂型、规格等,以此来扩大利润空间,并保证营销过程的高额公关费用。
而医院由于顺加价15%的利益推动,偏好的就是高价药,高价药由此也就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霍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