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造假殃及池鱼 市场销售量下降三成左右

 行业动态     |      2012-12-27 15:58

  自本报报道阿胶事件后,有消费者打电话向记者反映,“现在都不知道如何选择阿胶产品了”。这意味着“阿胶造假”事件已经波及到部分守信用的企业。

  记者在相关市场走访时了解到,与之前销售相比,阿胶市场交易清淡了许多。一位多年从事阿胶产品销售的经销商表示,“央视曝光以来,阿胶销售下降了三成左右。”

  “产品已经销不动了,经销商要求退货。”大多数阿胶企业都显得很无奈。

  随着媒体曝光和相关部门的迅速处理,“阿胶造假”事件影响开始显现。消费者对阿胶产品产生质疑,市场销量锐减;面对众多品牌的阿胶产品,经销商无所适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停产状态;行业主管部门对阿胶标准制定仍然没有定论。作为与人参、鹿茸齐名的中药三宝之一的阿胶,可以说陷入了其诞生以来的最大危机。

  提及阿胶,就不得不提东阿镇。东阿镇位于济南市平阴县,是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认定的唯一的“中国阿胶之乡”。据了解,2500多年的熬胶技艺是靠熬胶技师的经验判断的,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在建国之初,在政府的组织下,将东阿镇有代表性的老作坊传人组织到一起,建设了全国第一家阿胶企业——山东福胶集团,从而拉开了传统阿胶的工业化制造之路。

  记者了解到,东阿镇生产阿胶具有三大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独家使用得天独厚的天然熬胶用水——九泉汇聚狼溪河水;独家依照熬制贡胶用狮耳山乌驴皮标准考究选料;独家继承东阿镇祖辈流传的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熬胶技艺。

  目前,东阿镇已经成为与阿胶县齐名的我国最大的阿胶主产区之一。在东阿县,最具代表的企业是东阿阿胶;在东阿镇,最具代表的企业是山东福胶。

  “之所以出现阿胶今天的混乱局面,标准的缺乏才是罪魁祸首!”有分析人士指出。

  首先是阿胶“药食同源”的判定。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阿胶被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药食同源”。由此,在国家药监局进行注册的药品使用的阿胶类药品有10种,而大大小小的阿胶类食品和保健品,也应运而生。

  “药食同源的错位,可以说为阿胶造假埋下了伏笔”,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表示。阿胶作为药品使用,在《药典》中是有相关标准规定的,但是作为食品以及保健品,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熛中械氖称防嗟谋曜级际瞧笠蹈髯灾贫ǖ谋曜迹食品里面含有多少阿胶,也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

  与众多的行业危机相似,“阿胶造假”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阿胶企业都受到了影响。福胶集团市场部负责人透露,自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有十多家经销商表示提高今年的订货量。

  杨福安表示,福胶的产品优势是消费者信赖的基石。目前福牌拥有阿胶、阿胶膏、速溶阿胶冲剂等30多个药品的产品专有权。而在质量方面,福胶可以说是“透明的”,其生产线与质监局和药监局实现了实时监控,而且消费者可以参观整个阿胶生产过程。

  经销商表示,“为了挽回消费者信心,我们已经将很多中小品牌下架。但消费者对东阿阿胶、福胶阿胶这几个大品牌还是很信任。”

  不难看出,“阿胶造假”殃及的更多的是“弱鱼”,大品牌影响较小。过此次危机,消费者选择阿胶将更加理性、更加追求品质,而经销商更加看中大品牌了。

  分析人士认为,“阿胶造假”是个别小作坊的个别现象,不仅不会影响整个阿胶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而会加速阿胶行业结构性调,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阿胶产业结构。

  事实上,阿胶龙头企业的扩张之路已经启动。据杨福安透露,山东福胶集团正在建设“中国阿胶文化园”,现已完成规划,有望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并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与此同时,福胶的国际化战略也已经启动,已经在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注册了10余件商标。

(责任编辑:霍键)